游客
题文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标题有“留别”二字,因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准备去吴越前夕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又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同时将宇宙人生进行对比:人有死生,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却是长照万古。
C.苏轼的《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云变幻,由此可见作者面对仕途失意的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的心境。
D.辛弃疾的《青玉案》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是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同时更是诗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自我写照。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修辞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剽悍消赃发贴子世外桃源墨守成规
B.宣泄笼络尥蹶子拾人牙慧画地为牢
C.蜇伏遴选白内瘴断章取意美轮美奂
D.班配旋律煞风景首曲一指唇枪舌剑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镌(juān)刻媲(pì)美荟(huì)萃滂(páng)沱
B.咋(zà)舌楔(xiē)子忤(wù)逆夯(hāng)实
C.后裔(yì)蹊跷(qiào)浸渍(zì)伛偻(lǚ)
D.发酵(jiào)招徕(lái)拮据(jū)回溯(sù)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感觉陈(寅恪)先生常在文字活泼上下功夫,有时兴之所至,还会故作“戏言”。。更由于表述者和读者之间文字修养和意趣的差异,有时甚至出现弄巧反拙的结果。
①更引柳宗元“俳又非圣人之所弃”的见解,将此类“文备众体”、兼具“史才、诗笔、议论”的表述方式上升到“有益于世”的高度。
②不曾领会者,自难莞尔,致失逗趣之初衷,也是有的。
③他曾撰文为韩愈之“以文为戏”辩,以为若“就文学技巧观之”,韩愈那几篇语涉神怪之谈、“邻于小说家”的文章,“实韩集中最佳作品”。
④不过他在试图活泼之时,仍不忘文字之工拙,无意为大众说法;其出语半庄半谐之间,往往隐含深意,甚至故意考校读者的解悟能力。
⑤这样的眼光,或可视为陈先生活泼文字的注脚。

A.④②①③⑤ B.⑤①④②③
C.③①⑤④② D.②③⑤①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余英时先生显然是怀着一种历史责任感,要还原一段独特的情感历程,还原一个可感喟的情感心灵,把一个历史学家还原为一个情感主体。
B.目前美国各大影院正在热映《诸神之战》,用绚丽的特技讲述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宙斯之子遭遇的各种磨难,夺下周末票房冠军。
C.一个真诚的知识分子只要没有僵化,就必然会不断地“变”,不断地打破自我、时代的框架和高度,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D.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恶化不仅给世界带来动荡和不安,也会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和稳定。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少年如初生之日,来日方长,春秋鼎盛,本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季节,僵化的思想、刻板的体制会消解他们的创造性。
B.浯溪是湘南著名的风景区,奇峭的山岩石壁上,保留了许多摩崖石刻,其中入木三分、珠圆玉润的《大唐中兴颂》据说是颜真卿生平的得意之作。
C.网络里无恶意的言论如果蔓延开来,就有如流金铄石,顿然有了强大的力量,招致掩盖真相、混淆是非甚至矮化高贵、玷污清白的后果。
D.有质量的讨论往往是这样的,由一个学识渊博、地位尊隆的人开讲,抛砖引玉,打开了思路,于是后续的发言者接连不断,各抒己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