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①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③。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辛弃疾收复中原的主张,始终不被南宋朝廷采纳。他一直担任一些远离战事的闲职,无法施展北伐的抱负。四十岁那年,暮春时节,他调任湖南转运副使,同僚置酒为他饯行,他写了这首词。②长门事:西汉的陈皇后因招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佳期”却迟迟未到。③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此部分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抒写对春天的追问和要求,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作者说“闲愁最苦”。从全词看,“闲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最苦”?
词的下片提及“长门事”,这样写有何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后庭花
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注:①湘管:毛笔。②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
试从修辞的角度对“翠羞红倦”一句进行赏析。
这首词的情感较为细腻,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寄公度
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 ①浮生:指人生。②尊:通“樽”,酒杯。
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赠别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
(2)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东马塍
[宋]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秋日众哲馆对竹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本诗对仗联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1 B.2 C.3 D.4

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叠词“萧萧”,生动地突显竹子“凌霜”的神韵美。
B.“异”字,写众哲馆竹色彩不同于三湘竹的变化美。
C.首联写竹傲寒而立,翠绿凌霜,描摹竹林的静态美。
D.颔联写风动起寒声,竹影爬墙,描绘竹林的动态美。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颈联和尾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