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一瓶实验室放置已久的可能被氧化的Na2SO3固体,为了研究它的组成,请你参与同学们进行的如下探究活动:
可选用试剂:浓H2SO4、浓HNO3、10%盐酸、0.1mol/LH2SO4、0.1mol/LHNO3、0.1mol/LBaCl2、0.1mol/LBa(NO3)2、3%H2O2、10%NaOH溶液、蒸馏水、品红溶液;仪器自选。
(1)提出假设
假设一:固体全部是Na2SO3; 假设二:固体全部是Na2SO4
假设三:                                                  
(2)设计实验方案(略);选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的优点是                 

(3)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用简要文字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适量固体样品于微型试管中;在W管a处滴入        、b处滴入      ;用胶管将W管与微型试管连接好
 
步骤2:用针筒吸入       ,将针头穿过微型试管的胶塞,向固体样品中注入该溶液。
                               
                               
                              
步骤3:拨出针筒,吸入蒸馏水洗净;再吸入
               注入微型试管中
                               
                               
                              

 
(4)若将上述探究过程中生成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新制漂白粉浓溶液中,则可生成白色沉淀。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图所示),以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浓H2SO4、浓硝酸、6 mol·l-1 NaOH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有关实验操作:a、往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铝合金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A溶液;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溶液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 g ,氢气的体积为a 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

实验一实验二
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从该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请你写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
结论1:
结论2: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如下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其作用是,B中的试剂为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A.废液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本题有3小题)(共16分)
I. (6分)有下列物品或设备:①陶瓷餐具②砖瓦③水泥路桥④门窗玻璃⑤水晶镜片⑥石英钟表⑦玛瑙手镯⑧硅太阳能电池⑨光导纤维⑩计算机芯片
(1)用到硅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2)所用材料为SiO2或要用到SiO2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所用材料为硅酸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
II.(6分)如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装置中①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②的作用是
③可以证明生成物有;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III.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6种气体:
①CO2、②C12、③NO2、④SO2、⑤NH3、⑥NO

(1)若烧瓶是干燥的,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收集NO气体,则气体应由口进入。

Ⅰ.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配制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时,将称量的氯化钠固体直接加入容量瓶,再加水至刻度线。
B.用洁净且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溶液的pH。
C.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后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D.向20 mL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1~2 mL,继续煮沸,待溶液呈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
E.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F.制备乙酸乙酯时,药品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乙酸。
G.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Ⅱ.如下图所示仪器和装置,经过简单的连接,可制取多种中学化学常见的气体(不考虑尾气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装置A、D可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仅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装置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可制取乙烯,检验乙烯中还原性杂质气体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
(3)选择装置C、F,可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仅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即可);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