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H4+、Na+、Br¯、SO42¯ | B.Fe2+、H+、ClO¯、Cl¯ |
| C.K+、Ca2+、OH¯、NO3¯ | D.Mg2+、H+、SiO32¯、SO42¯ |
关于下列说法:①胆矾是混合物;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③冰醋酸、烧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④太阳能、氢能和核能都属于新能源;⑤置换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⑥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⑦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存在电子的转移;⑧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⑥⑧ | B.①②⑤⑥⑦ | C.②③④⑥⑧ | D.③④⑤⑦⑧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8 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 B.用含有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数等于0.1NA |
| C.25℃时,pH=13的1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为0.2NA |
| D.100mL 12 mol·L-1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的氯气分子数为0.3NA |
下列与氯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35Cl与37Cl间的相互转化 |
|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
|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1mol电子 |
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 13 mol · L-1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3-、S2-②K+、Fe3+、I-、SO42-③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
| A.①③ | B.③④ | C.③⑤ | D.②④ |
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
| A.氧化性:HClO>I2>SO42- |
| B.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
| 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HClO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 |
| D.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