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意大利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布鲁诺说:“感觉纵然是完善的,也绝不会不含有某种混乱。”这个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认识事物时必须撇开事物的现象 B.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获得正确认识必须从理性认识开始 D.获得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结束

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 (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近年来,中美关系“一波三折”时而出现发展的良好势头,时而又麻烦不断。从哲学角度看,正确处理中美关系应 ( )

A.始终在对立中着重把握统一
B.始终在统一中着重把握对立
C.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D.矛盾激化时把握斗争性,矛盾缓和时把握统一性

日前,民间诗歌奖“中坤国际诗歌奖”揭晓第二届评选结果,该奖项授予“全球范围内母语为中文且创作成就卓著的诗人”,北岛获得A奖,颁奖大会于2009年11月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 ( )
①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物质贡献决定精神贡献④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 )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