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表明:( )
①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
②文化是在人的成长中自然形成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右图是某城市统计部门2013年所做的一项调查统计结果。图中信息表明( )
①物质决定意识,幸福感的获得离不开一定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幸福感越强反映人们收入越高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收入阶段人的幸福感不同
④量变会引起质变,收入的不断增加才能提升幸福感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在异地工作时间的增加,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为此,教育部要求各地尽快出台异地高考方案,逐步推进异地高考。材料体现了( )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C.价值选择要顺应社会发展规律 | D.物质决定于意识 |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调控楼市的新“国五条”,对出售自有住房应收个人所得税,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针对这一政策可能误伤刚性需求的担忧,住建部表示对刚性需求会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各地具体实施时会因地制宜,根据各自情况处理。据此回答下列题。对新“国五条”,各地在具体实施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各自情况处理。这体现了(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B.矛盾具有普遍性 |
C.矛盾具有特殊性 | D.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之所以要预防新“国五条”误伤刚性需求,其哲学依据是(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 B.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
收入的增长,一个是绝对增长,取决于微观领域内企业内部的机制,国家可以考虑为企业员工工资增长制定基本的导向,建立劳资双方之间公平对话的机制。另一个是相对增长,是指物价降下来,相当于老百姓普遍涨了工资。上述材料表明,收入的绝对增长( )
①受国家分配政策导向的影响 ②受整个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影响
③取决于具体企业的经济收益状况 ④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的影响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选择有个性又新潮的文化 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