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上海地貌分为东西两大部分的界线,其实就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上海古海岸线。下图为古代早期长江三角洲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沿江阴市位置作一古长江横剖面图,应是下图中的(    )

古太湖的成因是(    )

A.古长江泥沙淤积、海浪顶托下形成的天然堤坝围海成湖
B.地壳断陷、凹陷或沉陷等所产生的构造湖盆贮水成湖
C.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废弃的弯曲河道成湖
D.河口地势低平,河道淤塞积水成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中等值线为北半球等压线,且a>b>c,则甲、乙两处风向和风力相比正确的是

①甲处盛行偏北风②乙处盛行偏北风③甲处盛行偏南风
④甲处风力大于乙处⑤甲处风力小于乙处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该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该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①的作用
B.秋末傍晚施放烟雾能预防农作物遭受冻害是因为②的作用
C.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大只是因为③的作用
D.夏季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④的作用

读某地太阳视运动图(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

该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

A.3:30 18:30 B.4:30 19:30
C.6:00 18:00  D.6:30 18:30

该地的经纬度是

A.135°E,40°N B.120°E,40°S
C.135°W,40°N D.135°E,40°S

关于该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的昼长为15小时
B.B.此日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C.一年中无太阳直射现象
D.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为纬线,OQ为经线,据此回答问题。

若图中虚线PQL为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是

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一年最冷的季节

若图中虚线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o
B.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
C.P、O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
D.P、Q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