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将野生棉花作为农作物加以种植的是开创哈拉帕文明(范围见下图)的古印度达罗毗荼人。考古证据显示,哈拉帕人早在7 000年前就已经学会了怎样将棉花纺成棉布、制作成衣服和其他日用品。发展到17世纪末期,印度一度控制了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但哈拉帕文明却在种植业以 及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等蓬勃发展的情境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公元前 5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时,全球气候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哈拉帕文明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生态灾难说和自然灾害说等几种猜想a
(1)对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你支持哪个观点?并加以阐述。
(2)试分析印度一度控制全世界1/4的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区位条件。
(3)孟买曾是印度棉纺工业中心,但现在孟买所有棉纺工厂已全都搬到内陆。孟买棉纺工厂搬到内陆,会对印度内陆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一: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近几日广州、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及周边区,出现柴油供应紧张现象。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柴油紧缺原因: ①是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一些地方炼油企业、社会炼油厂亏损严重,已大幅减产甚至停产。②是冬季是柴油消费的旺季,此时,电厂进入枯水期发电,柴油需求量要大幅增加,形成供不应求局面。③部分加油站或企业囤油,等待柴油涨价后抛售,牟取暴利。
材料二:甲乙两图所示为世界著名海峡:
(1)甲图是___海峡。乙图是 ____海峡。
(2) _____图所示海峡一般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 _______ 带(气压带或风带全称),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为该海峡位于 ________带(气压带或风带全称)。
(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经超过年消费量的1/3。
①在甲、乙两海峡中,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 _______海峡
②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不可采取的措施有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
B.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
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
D.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E.逐步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做到有备无患
F.积极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除了石油进口之外,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
A.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海上运输要道
B.我国远洋航线中最繁忙的东行航线的枢纽
C.通往南亚、东非、北非、南欧、西欧最短航程的必经之地
D.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的重要海运通道
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石油安全”问题。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以__________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显示我国石油大约在_________年以后消费量大于生产量。未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升趋势,我国应采取的积极能源措施有()
A.严格控制石油进口数量,不断提高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 | |
B.相应提高国内能源产品价格 | C.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 |
D.节约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 E.大规模使用核能、太阳能来代替石油 |
(4)简述确保我国石油安全采取的积极措施。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
②地 |
④地 |
|
气候类型 |
||
特点 |
||
分布规律 |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__ 风,该地的盛行风是 ( )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图中的右侧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全长1318km,预计2010年年底全线贯通。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南北不地区可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势互补。北调的资源主要是_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___工程实现;大量南运的资源是____________,主要利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A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中心之一,我们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炉,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衣机和1/5的冰箱。
材料二“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下图。
材料三 2006年美国道康宁公司与德国瓦克公司拟在江苏省张家港地区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据粗略计算,该厂年产量为10万吨有机硅,需要纯净木炭数万吨,每炼1吨硅仅电炉的电耗就是1.4万度,生产过程还将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污染。
(1)分析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有什么规律?
(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4)结合材料三,分析国外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向中国转移的原因?并简要分析这类企业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