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交界连发两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人民币。下图为2012年9月7日地震灾区分布图。

材料二  2012年9月10日晚至11日清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地震灾区遭遇大到暴雨遭受了大暴雨天气。10月4日8时10分许,云南省彝良县遭受泥石流灾害袭击。9月7日两次地震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两次地震的震级都较高
B.两次地震都发生在地幔中
C.两次地震都发生在夜间
D.灾区经济欠发达,房屋的抗震强度低
科目 地理   题型 双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完成问题

关于图中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可能为14℃ B.气温可能为18℃
C.可能为山丘 D.可能为洼地

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地: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D.洋流对沿岸气候起了增温增湿的作用

读图 “南北半球锋面气旋理想模式图”,完成问题。

图8中各点均能形成明显降水的有

A.F、G B.E、H C.F′、G′ D.E′、H′

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读图及资料回答:

和地球相比,关于“第二行星家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B.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C.昼夜温差更大 D.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

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地质时期,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和流水的作用,丹霞盆地的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图13)。 据此完成问题


从地质作用来看,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有

A.地壳的上升运动 B.地壳的下沉运动
C.流水的沉积作用 D.流水的侵蚀作用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图”,(如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我国耕地分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西多东少 D.北多南少

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保持20亿亩的耕地底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适宜的是

A.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
B.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C.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D.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