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3月21日前往图所示区域进行地理观测,图中等高距为200米。据此
完成问题。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160米 | B.380米 | C.680米 | D.1080米 |
15时(地方时)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落下,据此判断河流干流大致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 B.西南流向东北 |
C.西北流向东南 | D.东南流向西北 |
若图示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
①坡面汇流速度加快②水汽输送量减少③蒸腾、蒸发量加大④地下径流减少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是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回答下面问题。P地位于Q地的()
A.东北方 | B.西南方 |
C.西北方 | D.东南方 |
若当日一架飞机在M地日出时起飞往Q地,在Q地日出时降落,则飞机飞行的时间为()
A.5小时 | B.5.5小时 |
C.6小时 | D.6.5小时 |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年份 (年) |
常住人口 (万人) |
人口 性别比 |
户均人口数 (人) |
农村人口比重(%) |
2000 |
358.30 |
100.58 |
3.38 |
62.03 |
2010 |
450.17 |
101.65 |
2.88 |
46.67 |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B.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下面问题。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生产成本低廉 |
C.技术力量雄厚 | D.消费市场广阔 |
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A.商贸中心 | B.机场 |
C.火车站 | D.港口 |
PM2.5的沉降速度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会长期漂浮在空中。2013年3月10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持续下降,至3月10日中午12时,全市各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下的颗粒物)浓度均已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致使空气质量重度污染,使成都成为全国最“霾头苦干”的城市。根据相当知识回答下面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是主要造成成都市雾霾天气的原因是:()
A.来自西北地区的浮尘天气对成都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
B.冷空气活动弱,未形成大范围内有效降水 |
C.风力较大,扬起地面尘土,造成可吸入颗粒物不易沉降 |
D.自2013年春节至3月10左右均未有有效降水 |
下图为成都市某夜气温垂直温度变化率(图中等值线数值为随高度上升气温的变化数值,单位:℃/1米)时空变化图, 下列各时段中PM2.5值可能会最高的时段是()
A.15—16时 | B.10—11时 |
C.24—1时 | D.19—20时 |
读“世界某大城市在某段时间内工厂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影响该市工厂数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①交通②信息 ③地价 ④技术 ⑤环境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工厂的大量外迁会造成郊区:()
A.政治文化地位提升 | B.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改变 |
C.环境质量提高 | D.就业压力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