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河流或湖泊上游地区修建水库,对湖泊的水位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①、②分别为水库修建前后湖泊的横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库修建后库区以下河段的外力作用变化特点是
| A.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
| B.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 |
| C.侵蚀作用增强,搬运作用增强 |
| D.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
水库修建后,湖泊水位下降,特别是枯水期更为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水库蓄水,使湖泊得到江水补给减少
②水库蓄水,使库区降水增多,湖区降水减少
③干流水库建成后,河流下切加剧,江湖水位差加大,湖水外泄
④湖泊上游水库修建,汛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
|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
|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
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基本稳定。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
| A.生产功能 | B.吸收功能 |
| C.平衡功能 | D.分解功能 |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是
| 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向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变化 |
|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
| 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
| D.沙漠地区生长着骆驼刺,水生植物根系十分发达 |
下列关于聚落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上 |
| B.山区聚落形成明显的条带状 |
| C.山前的冲积扇经常发生洪灾,所以不适合聚落的发展 |
| D.平原地区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
下列关于修建交通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铁路为主 |
| B.平原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修建难度比较低 |
| C.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区的线路总长度比较小 |
| D.修建公路对地形的要求比修建铁路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