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地球某日昼夜情况示意图,N为北极,S为南极,P为120°E经线和晨线的交点。图乙表示旗杆的日影(图中短粗线)朝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从该日开始P点向北极点移动,每天的同一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乌拉尔山北部地区逐渐出现极夜现象 |
| B.澳大利亚的悉尼日出时间不短推迟 |
| C.美国西部旧金山市多为艳阳高照 |
| D.国际日界线上黑夜的纬度范围将不断增大 |
当P点为2013年4月22日(星期一)9:10时,福建师大附中进行全校升旗仪式,上图乙中旗杆的影子朝向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与12月7-14日的大气垂直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粗虚线为对流层顶,细实线为等压线(单位:hPa),细虚线为等温线(单位:℃)。据此完成各题。
b、c两地之间的对流层比d、e两地之间的对流层厚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较高 | B.暖流流经 |
| C.盛行西风 | D.地势较低 |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此季节a、b两地之间盛行极地东南风,b、c两地之间盛行中纬西风 |
| B.a、b两地之间近地面空气气温垂直变化大于d、e两地之间 |
| C.受下垫面因素影响,b、c两地之间受低压控制,d、e两地之间受高压控制 |
| D.c、d两地之间受来自低纬的暖湿气团影响,可能形成降水天气 |
图表示世界产业转移过程,读图回答各题。
若①~④表示世界产业转移的四个阶段,对其叙述正确是( )
| A.①表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将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产业转向日本 |
| B.②表示上世纪70、80年代 日本将钢铁、纺织工业转向香港 |
| C.③表示上世纪80年代,香港将轻纺、玩具、钟表、小家电等工业转向珠江三角洲 |
| D.④表示近些年来珠江三角洲将电子计算机、核工业、宇航工业等转向粤北 |
珠江三角洲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原材料和能源丰富②劳动力廉价且充足③交通便利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土地租金低⑥市场广阔
| A.①②③ | B.③④⑥ |
| C.②⑤⑥ | D.①③④ |
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此过程中,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加剧 |
| B.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内的经济差异 |
| C.扩散了珠江三角洲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 |
| D.实现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
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完成各题。
河及其支流进行梯级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电人才密集 |
| B.流域内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
| C.流域内人口稀少,便于建水电站 |
| D.流域内各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 |
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防洪的意义是()
| A.加快了河水下渗,减少了下游径流量 |
| B.建多个水库 ,多次拦蓄洪水,延缓洪峰,降低了洪峰 |
| C.便利了洪水下泄 |
| D.将洪水全部拦住 |
读“我国6省区天然草地面积与理论载畜量散点图”,完成各题。
比较6个省区,可知( )
| A.单位面积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最大的是黑龙江 |
| B.西藏和黑龙江的理论载畜量较大 |
| C.内蒙古和四川的天然草地面积最广阔 |
| D.天然草地面积广的省区理论载畜量高 |
若对某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监测,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 B.GPS | C.GRS | D.GIS |
2012年6月17日是世界荒漠化日。在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亿利资源集团董事会主席王文彪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读图完成各题。
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 | B.深居内陆,气候干燥 |
| 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 | D.滥砍滥伐,植被稀少 |
以下可以体现“库布齐模式”特点的是( )
| A.科技引领,为技术导向型产业 |
| B.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 |
| C.产业链长,附加值低,但生态效益好 |
| D.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