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是指人类日常活动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排放量既包括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又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图示意2007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据此回答小题。
我国碳足迹总量较大的省区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 B.南方地区 | C.沿海地区 | D.西部地区 |
下列影响各省区碳足迹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 B.产业结构 | C.气候因素 | D.人口密度 |
读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下列各题:
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
| A.110°E线 | B.30°N | C.a线 | D.b线 |
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 A.a线北坡 | B.30°N线北坡 |
| C.b线北坡 | D.b线南坡 |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
|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
|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
|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
图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
|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
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
| A.引起海平面下降 | B.腐蚀建筑物 |
| C.导致世界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 D.皮肤癌患者增多 |
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
| A.一直沿正东方向 |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
|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③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
| B.任何一日①、②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
|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
|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
下列景观中,既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又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的是()
①桂林山水②嵩山少林寺③长江三峡④洞庭湖畔岳阳楼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面是四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西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远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 A.①所在方格 | B.②所在方格 | C.③所在方格 | D.④所在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