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3个月,前期(2个月)最适宜 温度17〜22°C,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C。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温资料。读图,回答下面各题。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为
A.3 月 | B.5 月 | C.9 月 | D.11 月 |
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上市较迟 | B.无需灌溉 | C.离市场近 | D.病虫害少 |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四季分明,昼夜变化幅度全球最大 |
B.甲地区的植被最可能是亚热带常绿林 |
C.乙地区常年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
D.乙地区降水少,河流大多为内流区域 |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的夏季风 | D.我国的冬季风 |
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 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 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读理想大陆分布图,回答:
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2010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的中心17日08时位于我国台湾省花莲市东偏南方大约7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2.3度、东经128.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读图完成:
受台风影响,19日17时台北吹
A.西风 | B.偏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
B.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做上升运动,气压较低 |
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 |
D.热力环流与气旋、反气旋一样都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