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 |
D.西北——东南走向 |
在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
C.丙地吹东南风,降水概率较大 |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
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珠江流域的受灾比居中 ④最小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迟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①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②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③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②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大堤 ④三峡工程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锋面雨带的进退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
B.雨带移动的规律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
C.6 ~ 9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梅雨季节 |
D.雨带移动影响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分配 |
雨带推移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A.我国河流汛期自南向北加长 |
B.7月份长江因伏旱进入枯水期 |
C.我国南北方地区同时出现旱涝灾害 |
D.我国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
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回答下列各题。出发前每人配发随身用的地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是
A.1:200 | B.1:10000 | C.1:200000 | D.1:1000000 |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山区宿营地选址,应优先考虑选择在
A.等高线重合处 | B.等高线密集处 |
C.等高线稀疏处 | D.等高线闭合处 |
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
②旅游者不仅是被动地观赏和娱乐,而是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③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④“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保持良好的环境,应限制发展旅游业 |
B.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旅游者乱扔垃圾造成的 |
C.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很少,对当地居民和游客没有什么影响 |
D.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