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净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O(CO2)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B |
Cu(Fe) |
加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
C |
CaO(CaCO3) |
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
D |
KNO3(NaCl) |
配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
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锌与稀盐酸 |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
C.氧化铁与稀硫酸 |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
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 B.干冰升华 |
C.液态氢作燃料发射火箭 | D.通过蒸馏制取纯净水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
C.向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固体质量的关系 |
D.向盐酸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