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葡萄酒酿制的简单过程,请据图分析:
(1)从上图可知,甲图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乙图是为了使酵母菌 获得葡萄酒。最后,可以用__________试剂检验是否有酒精生成。整个酿制过程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葡萄汁和白糖的混合液为酵母菌提供的营养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对使用的器具要 并晾干,并用___________消毒。
(3)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时, 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接种后,培养基上会出现一些分别由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菌落,在生态学上,这些菌落被称为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上为提高葡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生产中常需用到____________。为了能反复利用酵母菌,需要将纯化后并经过繁殖培育得到的酵母菌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制成“凝胶珠”,这是使用___________法来固定酵母细胞.
某校高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皮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双亲全为双眼皮(①) |
仅父亲为双眼皮(②) |
仅母亲为双眼皮(③) |
双亲全为单眼皮(④) |
|||||
性别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男 |
女 |
双眼皮人数 |
59 |
61 |
31 |
29 |
30 |
30 |
0 |
0 |
单眼皮人数 |
38 |
36 |
28 |
28 |
27 |
29 |
56 |
53 |
请分析表中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________组调查情况,你就能判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根据表中________组调查情况,能判断人的眼皮遗传是________染色体遗传。
(3)第①组双亲基因型的所有组合是________。
(4)下图是张同学(5号个体)所在家庭的眼皮遗传图谱,请推测张的哥哥(4号)与她嫂子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5)表中①的数据为双眼皮∶单眼皮=120∶74,这个统计数据为何与理论上的推论有较大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单眼皮女生到美容所做了双眼皮,该双眼皮性状能否遗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0年,曾有科学家给矮牵牛花插入一种催生红色素的基因,希望能够让花朵更鲜艳。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矮牵牛花完全褪色,花瓣变成了白色!科学界对此感到极度困惑。类似的谜团,直到获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RNA干扰机制才得到科学的解释。
(1)矮牵牛花RNA的载体有______、________等细胞器。
(2)RNAi使基因处于关闭状态,使遗传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过程受阻,最终遗传信息不能表达出来。
(3)法尔和梅洛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RNA作用不可小视,它可以使特定基因开启、关闭、更活跃或更不活跃,从而影响生物的体型和发育等。科学家取出蛙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入蛙的去核的卵细胞内,重组细胞发育为蛙。该实验中卵细胞的细胞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解一些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等,某校生物研究性小组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后的数据统计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对患甲病家族的调查中还发现连续几代均患病,而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基本情况(其中男女比例相同)。
有甲病、无乙病 人数 |
无甲病、有乙病 人数 |
有甲病、有乙病 人数 |
无甲病、无乙病 人数 |
|
男性 |
279 |
250 |
6 |
4465 |
女性 |
281 |
16 |
2 |
4701 |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简要说明理由:。
(2)若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什么措施?(3)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谱系,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 ()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Ⅲ-1和Ⅲ-2结婚,请你给他们进行遗传咨询:
①请写出Ⅲ-2的基因型。
②如果Ⅳ-?是男孩,Ⅳ-?患有甲病和乙病两种病症的几率为。
③若Ⅳ-?是女孩,请简述Ⅳ-?患有乙病的理由。
某湿地生态系统水体被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内后水质状况恢复原来状态,其氮循环如图所示:
⑴此湿地生态系统水质状况恢复原来状态,说明该水体具有稳定性。
(2)图中三类微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B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 。
(3)通过生物固氮,氮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氮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重要组成成分。
(4)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主要由(填序号)的复杂程度决定。
(5)春天,水体逐渐变绿,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来抑制“变绿”现象。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配制10%、20%、30%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长度)。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表格,用于记录数据,计算并记录B/A(%)值。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分析并得出结论 。
(3)讨论
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处理实验?
(4)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是否有差别?”,请你设计实验并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