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岛屿面积5620平方千米,人口 315万,森林覆盖率23%。木雕是当地历史悠久的特色手工艺产品。2011年巴厘岛接待国外游客近150万。左图为巴厘岛位置和等高线地形图。右下图为巴厘岛城市甲降水资料图。

(1)巴厘岛的地形主要是         ,地势特征是______。岛上居民面 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 ,(至少列举两种),所举灾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0分)
(2)描述城市甲的降氷特征并说明原因
(3)近年来,巴厘岛上的木雕工艺业得到快速发展,试分析其优势地理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地质构造是 __________,其中A为 ________ 斜,B为 __________ 斜。
(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①处还是②处?__________ 处。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___________。简述其地理意义:
;②;③
(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 __________(环节)的直接影响最大。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⑴.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判断理由: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③处的地形属山地。
(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蛱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①还是②?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中地垒四条短线处用箭头表示出岩层运动的方向。.

读某日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90°,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正确排序是
(3)A、B、C、D四点中,此时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4)这一天,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正确排序是
(5)三个月后,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6)图中的晨昏线属于(晨线或昏线)
(7)图中各点的地方时刻分别是:B为点,D为点;A地夜长为______小时 。
(8)此日后数日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读下列我国2001年~2008年“三废”治理效率情况一览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9分)
单位:%,亿元

指标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85.2
88.3
89.2
90.7
91.2
90.7
91.7
92.4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
61.3
70.2
69.1
75.6
79.4
81.9
86.3
88.8
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
67.3
75.0
78.5
80.2
82.9
87.0
88.2
89.6
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
50.2
61.7
54.5
71.1
75.1
82.9
88.1
89.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52.1
51.9
54.8
55.7
56.1
60.2
62.1
64.3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
15.7
17.1
17.5
22.1
23.2
27.4
23.4
26.4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344.6
385.6
441.0
573.3
755.5
1026.8
1351.3
1621.4


(1)表中显示我国的“三废”治理效率逐年提高,这充分说明(  )
A.我国的环境状况已十分优越
B.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
C.环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D.环保的经济效益还未反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提升上
(2)2009年建国60周年,胡锦涛主席在国庆讲话中进一步重申,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什么?
(3)分析表中数据,试说明我国南方重点监控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目前的“三废”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有效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