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英法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
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论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一方面是反帝国主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件可能是( )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卢沟桥事变 | D.文化大革命 |
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 |
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
“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的这句话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 B.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C.解放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英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的旗帜,她所保护的是可耻的鸦片贸易。”他所说的“这场战争”的根本起因是( )
A.打开中国市场 |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C.输入鸦片 | D.扭转贸易逆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