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 B.收回利权运动 |
C.实业救国 | D.不缠足运动 |
《世界文明史》中说:“人类疾病的病源首次具有了国际性,那些以往与世界其他地区相隔绝的各个民族,在疾病爆发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的体内不具备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这种情况发生在
A.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 | B.罗马帝国时期 |
C.新航路开辟后 | D.工业革命后 |
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这种改变缘于
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 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 | 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 |
中国共产党通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赢得农民支持的重要原因是
A.中共有崇高的革命信仰 | B.农民深受封建剥削,位卑家贫 |
C.中共领导的武装抗击外来侵略 | D.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政策 |
巴金以“五四”前后为历史背景创作的小说《家》中,一个年轻人大胆地告诉他的哥哥,“大哥,我做了我们家里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情,我实行逃婚了。家里没有人关心我的前途,关心我的命运,所以我决定一个人走自己的路,我毅然这样做了。”“我”逃婚的主要原因是
A.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不满 | B.受西方个人主义影响 |
C.失小家、顾大家,为了参加革命斗争 | D.与传统家庭彻底决裂 |
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励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B.爵位制度因时而变 |
C.统治者重视洋务运动 | 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