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扰,勒价停市。”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 |
C.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
D.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束缚 |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这“三股势力”的典型代表分别对应的是( )
A.苏联、日本、德国 | B.中国、德国、日本 |
C.中国、美国、德国 | D.苏联、美国、日本 |
“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当时群众的迫切需要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 B.和平与土地 |
C.实现社会主义 | D.推翻沙皇统治 |
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
历史学家屈维廉在其历史著作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指( )
A.1688年光荣革命 | B.1832年议会改革 |
C.工业革命的开始 | D.责任内阁制形成 |
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克里斯提尼在全国推行区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度。这些改革措施反映出东西方在政治变革早期的共同趋势是( )
A.确立民主制度 | B.加强中央集权 |
C.打破血缘政治 | D.实行代议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