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
| C.李贽的《焚书》 |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
《大国崛起·解说词》“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上述文字描述了一项在英国历史上限制王权影响深远的文件,该文件是()
| A.《大宪章》 |
| B.《权利法案》 |
| C.《1787年宪法》 |
| D.《人权宣言》 |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
|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
|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表现在()
①只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②妇女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③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④外邦人也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
|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
| C.皇权不断加强 |
|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其中反映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的是()
| A.出身门第,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