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
以下是1920年至1936年中外产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法的数据。这种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 B.国民政府的推动 |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辛亥革命百年的脚步日益临近,位于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成为旅游热景。在楼中珍藏着一部 1911年10月16日由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 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 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幼。”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
B.它的颁布意味着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
C.它的颁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标志着中华民国成立 |
D.它的颁布极大地提升了武昌首义民主革命色彩和革命意义 |
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这句话的真实意图是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欣赏 | B.说明中国在政治领域相对停滞的特征 |
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 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源 |
李鸿章在读到国防安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主国根基。”材料表明了李鸿章的海防思想是
A.陆军为主 | B.消极防御 |
C.海军为主 | D.陆军为主、海军为辅、实行近海防御 |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 B.割占中国领土 |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