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 A. | 顾恺之 | B. | 吴道子 | C. | 张择端 | D. | 郑板桥 ![]()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 B. |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
| C.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
| D. |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
|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
|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
|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A. | 古典主义 | B. | 现实主义 | C. | 浪漫主义 | D. | 现代主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 | 20世纪70年代 | B. | 20世纪80年代 | C. | 20世纪90年代 | D. | 21世纪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