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 |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 |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A.“粮票布票”、“信用卡”、“互联网” |
B.“合作社”、“包产到户”、“三下乡” |
C.“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
D.“国企改革”、“现代企业”、“股份制改造” |
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下边这幅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下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错误的是
A.是邓小平提出的 | B.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
C.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 D.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
有一名学生在学完建国后的历史叹息道:“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何必50年代对农业进行改造?真是多此一举。”对这一观点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他把土地改革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混为一谈 |
B.他没有看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伟大意义。 |
C.他没有认识到分散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实行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D.70年代分田到户与50年代农业改造的实质是一样的 |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
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
D.即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