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民国时期丰子恺的漫画《炮弹作花瓶》(图中的文字为: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卅四年九月二日作子恺,圣扬学弟永存)。对该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创作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
②反映内战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③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④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80年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哪个是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A.珠海 | B.深圳 | C.汕头 | D.厦门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军阀割据混战 |
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
《中国通史》(吕思勉著)“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比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对传统服饰情有独钟 | B.认为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无法合壁 | D.传统服饰更适宜穿着 |
中国人民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的重要前提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 | B.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
C.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 D.社会福利的不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