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475 |
1521 |
1555 |
1558 |
1559 |
1595 |
1597 |
价格指数 |
100 |
167 |
270 |
370 |
407 |
515 |
685 |
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C.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其根本目的是()
A.劝导农民重视农耕,维护传统 | B.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 |
C.巩固封建统治 | D.限制和打击工商业 |
《齐名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
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遂末 | D.提倡工商皆本 |
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足”即产品富足 | 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 |
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 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
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
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 B.井田制趋于瓦解 |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 D.土地兼并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