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P.M.Ray)将燕麦胚芽鞘切段放入一定浓度生长素的溶液中,发现10~15min后切段开始迅速伸长,同时溶液的pH下降,细胞壁的可塑性增加。将胚芽鞘切段放入不含生长素的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1min后可检测出切段的伸长,且细胞壁的可塑性也增加;如将切段转入pH7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的伸长停止;若再转入pH3.2~3.5的缓冲溶液中,则切段重新表现出伸长。基于上述结果,雷和克莱兰于1970年提出了生长素作用机理的酸生长理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存在着运输H+的载体,生长素使其活化 |
B.生长素作用于细胞后,细胞将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细胞 |
C.给植物细胞提供酸性环境,不需生长素也可生长 |
D.应用生长素处理切段后,溶液中H+浓度会增加 |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南山公园内的全部生物
③某片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绵阳仙海湖景区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① | D.①②③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
C.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
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
C.狼、鹰、云豹均属于第三营养级 |
D.狼和鹿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
B.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 |
C.大部分动物都是消费者 |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