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得两装置的质量均增加,则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是甲烷,也可能只是一氧化碳 |
B.可能只有氢气 |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
D.三种气体都一定存在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夜幕降临,城市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
B.青铜受热熔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
C.“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
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 |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
A.物质的分类 |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
C.“低碳经济”的措施 |
D.用“化学”眼光分析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 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
①铝不易生锈是因为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不能用铁桶盛装稀硫酸是因为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 |
![]() |
![]() |
![]()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化学变化 |
实验现象 |
|
A |
将新鲜鸡爪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出 |
鸡爪由白色变为鲜红色 |
B |
在pH=0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C |
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pH试纸上 |
pH试纸由黄变蓝 |
D |
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
溶液出现浑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