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得两装置的质量均增加,则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是甲烷,也可能只是一氧化碳 |
B.可能只有氢气 |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
D.三种气体都一定存在 |
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读法或写法正确的是()
A.3H—3个氢分子 | B.2Mg2+ —2个镁离子 |
C.硫酸钾—KSO4 | D.氧化铁—FeO |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 |
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 |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
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A.水滴石穿,金石可镂 |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CO |
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B |
NaCl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D |
Cu(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
C.溶液的总质量 | D.生成氢气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