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图回答:
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报道,2009年2月12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如图),

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芳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生成三种氧化物。
(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铜绿受热的反应方程式是
(3)为进一步探究铜绿的性质,小芳取少量铜绿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现铜绿溶解,产生气泡,最后得到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图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铁钉,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带点的部分:

(1)铁钉中的主要成分是
(2)标出铁锈主要成分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铁钉与酸反应而产生亚铁离子
(4)若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其表面的铁锈将反应生成硫酸铁

实验室有一气体发生装置产生的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气体通过以下装置。

实验现象如下:B处由紫色变成红色;C处有白色沉淀生成;D处有白色沉淀生成;F处由黑色变成红色;G处由白色变成蓝色;H处无现象。
(1)无色气体肯定含
(2)由长颈漏斗加入的酸是,锥形瓶中装入的固体是少量的混合物。
(3)E装置是为了排除对验证的影响。
(4)E装置中浓硫酸(选填“能”或“不能”)换成浓氢氧化钠。
(5)如果B装置中的试纸不变色,则可省去装置(填装置代号)。

某同学对一瓶失去标签的溶液进行鉴定,并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溶液,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溶液中含有离子;
(2)从试剂瓶中取5克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里,加入0.5毫升的稀硝酸,然后用滴管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溶液是溶液,继续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3)将(2)中得到的液体进行过滤,在此玻璃棒的作用是
(4)将(3)中得到的沉淀物取出充分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0.1克,若沉淀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原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在上述实验中,有一处错误操作是。这一错误操作对所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是。(填“偏大”或“偏小”)

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态物质。
(1)该黑色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铁与硫的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3)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方法是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从理论上计算,为使铁粉和硫粉都能全部反应,两者最佳质量比应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