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若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苏也?
——染启超《王安石》
(1)依据材料,概括归纳梁启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材料所引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由此,你认为史料选择或运用应注意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英两国政权发展有了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 世纪前期,两国政权机构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各自的什么政治特点?并说明差异的原因。
(2)19 世纪中期,中国政权机构、英国议会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评价上述变化的趋势,并指出影响政权机构变革的根本原因。

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
请回答:
(1)从先秦至明清时期我国实行过哪些著名的选官制度?
(2)试分析隋唐、明清时期我国实行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⑴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2分)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2分)
(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
(4)从梭伦、阿里、大久保利通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所示文件制定的背景是什么?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4分)
(2)图二是1954年我国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请问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3)图三中的《十二铜表法》的发表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它的意义主要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5月9日清华大学的师生在焚烧日货

材料二“中日关系有很多话要说,但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我们党的十二大强调这一点,说明是中国长期的国策。”
——邓小平论中日关系
材料三“现在社会上有人提出抵制日货,起因是想表达对日本一些人否认侵略历史等一系列错误言行的不满。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生产要素相互交流,按价值规律进行配置,经济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许多外国品牌是在他国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生产的,企业利益交织在一起,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因此,抵制商品将损害双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利于我们的对外合作与发展。我们相信这部分群众会理智地表达爱国热情,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2005年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就中日经贸关系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华大学的师生反日情绪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为什么我们今天既要继承五四精神,又不赞同当今某些人存在的抵制日货的思想?根据材料二、三以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不得整段照抄原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