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下图,完成小题。 ①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 B.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
C.农田水利设施完善 | D.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
据图中信息判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可能是
A.⑤ | B.⑦ | C.⑨ | D.⑪ |
下面两幅景观图记录了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播种情况,箭头指示的地理事物为田埂。与①
地区的田埂相比,⑪地区的田埂独有的功能是
A.蓄水保肥 | B.用于人和农业机械等通行 |
C.划分耕地 | D.栽培植株矮小的经济作物 |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国家旅游局网站于2015年1月1日发布关于做好节日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从上海外滩及以往类似事故中汲取教训,各地旅游部门负责人要亲赴第一线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及时发布流量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出行。
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才能避免旅游过程中踩踏事故的发生?
读“我国东部某地(30°N)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45°,沿虚线L2坡度为30°,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A.6月下旬 | B.12月中旬 |
C.10月初 | D.11月中旬 |
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多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A.甲地坡度陡,观日出更佳 |
B.甲地海拔高,观日出视野更开阔 |
C.夏季日出东北,在乙地观日出视线更佳 |
D.甲地比乙地日出早,在甲地观日出更佳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如图所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①江淮地区伏旱②江淮地区梅雨③华北地区春旱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是南半球某大陆沿某纬线的植被类型示意图,a、b表示洋流,完成下列问题。b洋流是
A.寒流,自北向南流 | B.寒流,自南向北流 |
C.暖流,自南向北流 | D.暖流,自北向南流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洋流a的影响下形成了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
C.在洋流b影响的地区增温增湿 |
D.温带荒漠的形成与这里地处山地的背风坡有关 |
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 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 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
关于该省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主要沿长江分布 |
B.城市主要沿海岸分布 |
C.南部城市化主要是因为乡镇企业发展 |
D.北部城市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是矿产不足 |
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
B.多盐碱地、沼泽,农业发展不利 |
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 |
D.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