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色列国土面积2/3为沙漠和山地,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明了滴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从80年代开始,农业实现产业化。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吐鲁番盆地高温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古代人民修建特殊的灌溉工程—坎儿井,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近年由于水资源十分短缺,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使“坎儿井”流量减少,甚至干涸。
(1)两地都是在沙漠上发展农业生产,但两地沙漠成因差异大,分别说明两地沙漠的形
成原因。
(2)分析两地发展农业共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根据材料介绍坎儿井的原理、水源来源、功能及作用。
表二中的J/R表示: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J/C表示:国际旅游收入与出口总额之比(%)。读表并对照图回答:
(1)表中J/R 值最低的国家是(填国名,下同)。J/C 值最高的国家是。与f 国相比,c 国J/C 值较高的主要原因有。(6 分)
(2)a-g 字母所代表的国家,旅游业发达,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有:。(8 分)
读甲、乙、丙三城市2004 年市民参加各种旅游活动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三城市中参加旅游人均次数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城市;参加跨国旅游人均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城市,参加洲际旅游人均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城。
(2)上表反映了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所以旅游消费市场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居民。
读A、B、C、D四国某年旅游业的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1)从表中可以看出,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值最高的是______国,达____%。反映出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的_______发展。
(2)国际旅游收入占出口总额比重最高的是______国,反映出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_________收入。
(3)国际旅游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_国,反映出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______________。
(4)在国际旅游就业人口中,人均旅游收入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_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