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云南某中学夏令营成员随旅行团前往泰山旅游,7月18日返回昆明。完成下列问题。
7月10日旅行团抵达山东泰安市。北京时间10:00,营员注意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判断此时旅行车行驶的方向大致向
| A.南 | B.西 | C.北 | D.东 | 
“泰山观日出”气象万千,“泰山观日落”也别有景致。7月12日这天,若营员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营员最可能位于图中①、②、③、④位置的哪一点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6000、45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对人口合理容量进行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 
|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据报道,新疆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人到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回答题。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
| 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 B.属于人口流动 | 
| 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 B.自然环境因素 | C.文化教育因素 | D.政治因素 |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据图判断,C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 B.中国东部 | 
| C.拉丁美洲 | D.中国西部 | 
影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