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体内的胰腺中有腺泡组织(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和胰岛组织。请根据下面实验回答问题。
假设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假设一:胰液的分泌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 |
A.电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
少量胰液液分泌 |
B.把适量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
大量分泌胰液 |
|
C.直接将稀盐酸注入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
不会分泌胰液 |
|
D.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把与B组等量的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
大量分泌胰液 |
|
假设二:胰液的分泌只是由某种化学物质引起。 |
A.刮取甲小鼠的小肠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把浸出液后注入乙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
大量分泌胰液 |
B.对照实验:刮取丙小鼠___________,注入丁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
___________ |
(1)假设一的B组实验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假设一的实验结果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还可能与___________有关。
(2)请补充完整假设二的对照实验___________,假设成立的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
(3)盐酸在高中实验中有各种不同的作用,请写出一个与本题盐酸的作用不同的。
(4)胰岛素由___________细胞分泌。当人们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小鼠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确定假设二的化学物质是盐酸还是盐酸刺激产生的小肠分泌物,请完成以下探究。
①取18只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饥饿两天,用少量盐酸刺激小肠,收集小肠内容物,除去大分子杂质,得到盐酸刺激小肠产生的分泌物;
②___________,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6只;
③向A、B、C组小鼠血液分别注入2ml稀盐酸、2mL小肠分泌物、2mL生理盐水;
④观察胰液分泌情况,分析并得出结论。请回答:
a、若A组与C组小鼠胰液分泌量基本相等,则证明___________;
b、若要证明盐酸刺激的小肠分泌物是促进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则需比较___________。
下图是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将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选择其中三种测定几类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大致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干重比)。请回答: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
细胞器A |
67 |
28 |
微量 |
细胞器B |
59 |
40 |
0 |
细胞器C |
61 |
0 |
39 |
(1)请在上中用柱形图表示表中数据。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你认为C最可能是图中的[ ] 。
(3)图中结构1 和2为适应各自功能都具有较大的膜面积,它们增加膜面积的方式分别是;。
(4)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各自独立地合成一部分酶,推测它们结构中有一种细胞器是。
(5)研究细胞膜通常选择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而不选择该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 ,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 种。
(2)图中④的名称是 。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 。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结构通式是 。
实验题
(1)糖类中的还原糖(如果糖)与发生作用,在50---65℃水浴的条件下产生;
(2)淀粉遇变。
(3)脂肪可被染成 或被染液染成红色;
(4)蛋白质与发生作用,产生反应;
(5)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不同,甲基绿使,吡罗红使。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加速,同时使与分离,有利于的结合 。
(6)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属于(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主要依据。
(2)图A中③的功能是对来自[ ]的蛋白质进行、和。
(3)图A中⑥所指的是,它是细胞合成的场所。
(4)图B中⑤是,它是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
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据下图回答:
(1)上图中的1表示______,2表示_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
(2)上图中3有_______种,不同于构成RNA的碱基的中文名称是。
(3)DNA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4)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3有_____种,不同于构成DNA的碱基的中文名称是_ _______,与大肠杆菌的DNA相比在组成上有哪些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中由1、2、3组成的结构形成长链时,其排列顺序代表了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