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
B.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
C.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则生成物量可在更短时间达到最大值 |
D.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上升 |
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在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
运动时分泌大量汗液,在流经汗腺导管时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 D.出汗使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
给予相同位置不同刺激,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传入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外正内负 |
B.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感受器和感觉中枢的不同 |
C.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频率,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
D.从刺激到感觉形成,在完整的信号通路中都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
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
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
D.体温升高,影响了肠胃吸收 |
右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
B.AB段上升是因为只进行无氧呼吸 |
C.BC段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CO32-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