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揭阳市泥沟村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载体,蕴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
B.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
C.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
2010年7月14日晚,重庆上空4个发光体缓缓移动;13日,兰州夜幕下出现一堆亮点组成的不明飞行物;12日晚,济南夜空中圆形的发光物体不停地闪烁着红光。全国多处地方,有关不明飞行物造访的消息不绝于耳。研究人员到实地考察后也没有得出结论,这是因为()
①人们的认识总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制约②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人们不是对所有的事物都能获得正确认识 ④没有经过亲身实践就不能获得认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00多年前塑料袋发明时,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时至今日,塑料袋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说明()
A.人类无法预料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 B.价值观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C.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 D.随时间推移认识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
2009年12月,美国发射名为“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的红外空间望远镜。该望远镜将在距地球约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开展观测工作,主要用于对宇宙中发出红外辐射的天体展开观测,研究小行星和最冷、最暗的恒星。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B.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 |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
D.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
关于现象、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本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现象,理性认识总要表现为感性认识 |
B.不论认识现象还是认识本质,都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C.人们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D.感性认识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事物的本质 |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哲学上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 (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突破经济规律的制约
③重视内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学会优化结构,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