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塑化剂、镉大米、毒胶囊等安全事件牵动国人的神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带来了300多件有毒食品 ,如:浙江团代表现场做了一个实验,10颗“健康黑皮花生”,用水一冲,整杯水瞬间变成黑色。食品安全问题源于一些人道德沦丧,没有诚信为荣,损人利己为耻的观念,认为荣辱观不能当饭吃,所以才会干出这些让人不齿的事。
材料二 2012年12月,党的十八报告第六部分强调: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要求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阐述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总结了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历数了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危害。习庆平指出:半个多世纪前黄炎培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政权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支配问题仍值得警醒!
(1)结合材料一,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当前市场经济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2)结合政党的有关知识,谈谈新形势下我国执政党如何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支配?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5月10日,工信部要求2011年淘汰:电解铝产能60万吨,较去年增加76.99%;炼钢产能2627万吨,较去年增加218.42%。此外,水泥、平板玻璃、造纸行业的淘汰任务分别是1.33亿吨、2600万重量箱和744.5万吨,增幅分别达到45.8%、301.23%和71.87%。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上述要求的正确性。
(2)落实上述要求,为什么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5.运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分析对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启示。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提出,明确了以“民富”来进一步推进“国富”,财富分配将从“国富”向“民富”的转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对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以“民富”推进“国富”发展思路的合理性。

材料一:2011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今年第一季度三个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第一季度,虽然居民收入情况向好,但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储蓄意愿更高,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来最低。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结合材料一分析导致我国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的原因。
(2)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从2010年开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苹什么”,一系列的新鲜名词,在农产品价格交替飞涨的大背景下层出不穷,靠囤积农产品而一夜暴富的投资者也比比皆是。2011年4、5月份,媒体纷纷报道了山东等地一些囤积大蒜、生姜、白菜和苹果等的投机者因价格暴跌损失惨重的新闻。“质本洁来还洁去,经过大浪淘沙,价格始终要回归理性,最终回归市场”。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副会长姚重璞如是说。
(1)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2)如何理解“价格始终要回归理性”的观点。

(25分)2011年10月11日,在石家庄市第九次党代会上,传出了市委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未来五年要与全市人民一起建设“经济发达,就业充分,收入增加,保障健全,环境友好,生态改善,文化繁荣,城乡文明,诉求畅通,公平正义,平安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石家庄,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材料一 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幸福石家庄”的目标明确具体、定位准确,表明了市委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决心,体现了民生情怀,强调了幸福导向。
(1)结合材料一,简析“幸福石家庄”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9分)
材料二城市是市民共有的家园。建设“幸福石家庄”,既需要加强党的领导、需要政府统筹规划和加大投入,也需要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2)我们作为石家庄市民,应如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6分)
材料三经济发达是幸福城市的根基,城市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拉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改善应作为建设幸福城市的重要指标。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建设幸福石家庄提出三点合理建议。(6分)
材料四 近年来,经过精心培育,我市打造了“燕赵讲坛”、“彩色周末”、“引进高雅艺术演出”、“鼓王争霸赛”、“一月一名剧”、“石演大舞台”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构建基层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