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Ag++2 NH3·H2O=[Ag(NH3)2]++2H2O |
| B.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SO2+2Fe3++2H2O=SO42-+2Fe2++4H+ |
| C.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H++NH4++2OH-=NH3·H2O+H2O |
| D.碱性条件下铝粉还原NaNO2:NO2-+2Al+3OH-+H2O=2AlO2-+NH3·H2O |
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AtI。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 2AtI+2Zn===ZnI2+ZnAt2 AtI+2NH3(l)===NH4I+NH2At。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B.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
| C.AtI与液氨反应,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 D.AtI与液氨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Cl2有强氧化性 |
| 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质量变轻,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发现浓度偏低,可能由于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事先未干燥 |
| D.将铜片放人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沸点:NH3>PH3>AsH3 | B.熔点:Si3N4>NaCl>SiI4 |
| C.酸性:HClO4>H2SO4>H3PO4 | D.碱性:NaOH>Mg(OH)2>Al(OH)3 |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判断正确的是()
| A.足量铁屑溶于稀硝酸:Fe+4H++NO3-=Fe3++NO↑+2H2O |
| B.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H2S + S2-=2HS- |
| 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32-+H2O |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2C6H5OH+CO3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时可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溶液则没有此现象 |
|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 |
| C.胶体带电荷,溶液不带电荷 |
| D.土壤胶粒的比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附NH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