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 A |
向NaCl溶液先滴加少量AgNO3溶液,后滴加少量NaI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变成黄色沉淀 |
说明Ksp(AgI)<Ksp(AgCl) |
| B |
将SO2通人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
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 C |
向FeCl3、CuCl2混合溶液加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
说明氧化性:Cu2+>Fe3+ |
| D |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镁锰干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式为:Mg+2MnO2+H2O
Mg(OH)2+Mn2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 B.可以选择碱性溶液作为电解质 |
| C.反应后正极和负极附近溶液的pH均升高 |
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MnO2+H2O+2e- Mn2O3+2OH- |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危害,必须进行处理。下面是一种处理方法的工业流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反应①的平衡体系中c(H+)浓度,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 B.若2v (Cr2O72—) ="v" (CrO42—),说明反应①达平衡状态 |
| C.反应②中还原1mol Cr2O72—,需要6 mol的Fe2+ |
D.FeSO4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Fe2++ 2H2O Fe(OH) 2↓+ 2H+ |
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
已知:CO(g)+ 1/2 O2(g)
CO2(g)∆H=-283.0 kJ/mol
S(g)+ O2(g)
SO2(g)∆H=-296.0 kJ/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 B.CO2与SO2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
| C.CO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
D.相同条件下:2CO(g)+SO2(g) S(g)+2CO2 (g)∆H=-270kJ/mol |
锅炉水垢是一种安全隐患,除去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易溶于酸的CaCO3,而后用酸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 |
| B.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
| C.沉淀转化的难易与溶解度差别的大小无关 |
| D.CaSO4到CaCO3的沉淀转化中并存着两个沉淀溶解平衡 |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 B.n(Na+):n(Cl-)可能为7:3 |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