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球通史》评论说:“ 1712年,皇帝颁布了一条敕令,禁止中国人在东南亚经商和定居……1729年,又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了回国的具体日期,逾期未归的那些海外的中国人将不许回国。这同西方国家形成何等鲜明的而又惊人的对照;西方国家不久就积极开辟海外殖民地,创立贸易公司,甚至随时准备着用武力保卫这些事业,反对任何威胁。”上述材料说明,中西方的主要不同是      ( )

A.外交政策 B.历史发展方向 C.经济形态 D.思想观念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
B.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C.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立

陈独秀曾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任诸自然之淘汰,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陈独秀批判孔子思想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A.三权分立学说 B.马克思主义 C.社会契约论 D.社会进化论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普遍出现工资上扬的情势,不少重商主义者在寻求解决之道时认为,“节省劳力的技艺、铣具和器械是减少劳动和降低价格的方法,尽管受雇使用工具的人们的工资不应该减少”,更有人指出,“降低了穷人的工资,结果是减少了产品的价值。这将永远是贸易的真理,因为你付出的工资越少,工作干得就越糟”。这些观点最有可能直接影响

A.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B.英国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C.英国最终成为世界工厂 D.英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著名史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 “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A.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B.距今4800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丝带、绢片
C.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D.《本草纲目》记载:“麦苗,味辛、性寒、无毒。功能与主治:主清除热毒、益气调中……”

“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引文描述的艺术形式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