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这是李悝“尽地力之教”的目标,也是他的政治纲领。“使农益劝”的办法是计口授田,对每个“农夫”授田一百亩,收入归耕者所有,国家抽十分之一的税。照李悝的计算,当时粮价是每石三十个钱。这十一之税收的是粮食或是钱,材料没有说明,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实物地租;如果是后者,那就是货币地租。
材料二 魏文侯问李克(悝)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摘自《魏文侯问李克》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改革的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悝改革产生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二战后的重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等不但有中国参加,而且占据重要地位,这主要得益于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D.冷战局面的形成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积极之处主要表现在

A.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 B.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C.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 D.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

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政治派别的林立 B.阶级关系的复杂 C.思想主张的多样 D.经济利益的冲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