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 | 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
B.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 |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从本质上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要求
A.用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市场 | B.在中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
C.在中国大规模的投资设厂 | D.利用传教对中国进行思想渗透 |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谨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
②强化了君主专制
③削弱了内阁的权力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