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 B.宣传“因信称义” |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 D.宣扬“先定论”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仁政和法治 |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道家学说的是
A.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冯友兰) |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任继愈) |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的他是
A.达·芬奇 | B.莫奈 | C.塞尚 | D.毕加索 |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陷入苦闷、迷惘、虚无之中。由此,西方文艺作品出现了夸张、怪诞的表现手法。下列作品能突出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A.《约翰·克里斯朵夫》 | B.《等待戈多》 |
C.《安娜·卡列尼娜》 | D.《巴黎圣母院》 |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A.人文主义 | B.现代主义 | C.现实主义 | D.古典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