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位同学找到一张残缺的海报(下图),他们根据图中残留的信息对这一海报的历史进行推断,其中推理最合理的是
A.甲:一战时期协约国发行的海报 |
B.乙:西班牙内战中人民阵线发行的海报 |
C.丙: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发行的海报 |
D.丁: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发行的海报 |
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智者”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
B.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C.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 |
D.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 |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 B.扩大了统治基础 |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 D.实现了选贤任能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 B.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
C.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