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3人死亡、23人失踪、1万多人受伤。此次地震受灾人口约152万,受灾面积约12500平方千米。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受到了伤害。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当意外险情和伤害发生时,中学生应如何尽己所能、正确应对?
2014年2月23日新华网休斯敦: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特别代表尼尔·布什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旨在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尽管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他坚信中国梦一定会成为现实。
尼尔·布什说中国“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我国面临哪些诸多的严峻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归功于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通过上述材料,回答:
⑴我国对外开放是对哪些国家、在哪些方面进行开放?并说明理由。﹙3分﹚
⑵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2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1分﹚
“我不能选择生活的条件,但我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既然哭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什么不笑呢?”被湖北省授予“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称号的武汉大学学生黄来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黄来女家境贫寒,父亲患上了糖尿病,她不仅要照顾父亲,还要外出打工赚钱给父亲看病。尽管这样,她的学业一点儿也没有落下,成绩依然非常优秀。
(1)“我不能选择生活的条件,但我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既然哭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什么不笑呢?”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2)人生难免有困难和挫折,当你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会采用哪些具体方法去应对?
自从2012年3月以来,日本右翼势力通过各种手段,频频做出损害中日关系的举措,企图窃取钓鱼岛,极大地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为此,全国各城市市民自发举行不同程度的游行示威、抵制日货行动,再一次向全世界表明:今日的中国不再是70年前任意受人欺凌的那个中国,表达了国人的愤慨与昂扬的志气。
(1)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与我们的民族精神密不可分。请问: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并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2)谈谈在新的发展阶段践行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行动来弘扬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