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为了民族振兴和祖国富强,张謇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下列史实和张骞无关的是
| A. | 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 B. | 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
| C. | 是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 D. | 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
|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B.结束了封建帝制 |
| 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实业。”“××”应为
| A.严复 | B.魏源 | C.张謇 | D.詹天佑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④“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②③ |
| C.④①③② | D.④③②① |
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所指的是
| A.渡江战役 | B.淮海战役 | C.挺进大别山 | D.平津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