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秸秆中的能量有效利用的措施是( )
| A.就地燃烧秸秆 | B.秸秆用作饲料 |
| C.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 D.秸秆用于造纸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
|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
|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
|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右图所示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两个过程,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A.进行上述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是生产者 |
| B.二者虽都产生ATP和NADPH,但能量的来源不相同 |
| C.进行图一过程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进行图二过程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
| D.图一、图二所示过程,实现了碳元素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
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并绘制了温室内的C0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根据曲线所得到的结论是:()
| A.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是b和c |
| B.光合速率最大的是b点,最小的是c点 |
| C.bc段下降是由于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所致 |
| D.ab段上升表示呼吸速率逐渐增强 |
在沂河中选取生长旺盛的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颤藻(蓝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4种生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有栅藻、水绵和菹草 |
| B.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 |
| C.4种生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 |
| D.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栅藻 |
如图表示大田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表示植物的净光合强度为0 |
| B.a点的总光合强度为0,不进行光合作用 |
| C.若提高大气中CO2浓度,b点的值可能右移 |
| D.ab段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