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作答。
| 基因 |
基因所在染色体 |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
临床表现 |
| A |
第14号 |
β-肌球蛋白重链 |
轻度至重度,发病早 |
| B |
第11号 |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
轻度至重度,发病晚 |
| C |
第1号 |
肌钙蛋白T2 |
轻度肥厚,易猝死 |
(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 种。
(2)A与a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
(3)已知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C:T:G=1:2:3:4。用PCR扩增时,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 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温度降低到55℃的目的是 。
(4)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受体是 。当其作用于 (结构)时,能抑制该结构分泌相关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为 。
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实验。
| 组别 |
加入物质(等量) |
洗衣粉(等量) |
水温 |
褪污时间 |
| 1 |
油污布 |
普通 |
40 ℃ |
|
| 2 |
油污布 |
加酶 |
40 ℃ |
|
| 3 |
油污布 |
普通 |
5 ℃ |
|
| 4 |
油污布 |
加酶 |
5 ℃ |
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加酶洗衣粉所含有的酶制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
(3)洗涤过程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4)该加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说明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较好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能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___。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①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②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使用温水效果更佳;③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用后彻底清洗双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用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___。
②在0 ℃和75 ℃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 ℃,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检验生长素是否也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请你利用离体的叶片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生长素是否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2)实验原理:离体的叶子会逐渐衰老,叶片变黄,使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之后,可以显著地延长保绿时间,推迟离体叶片衰老。
(3)材料用具:足够数量的植物离体叶片、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
(4)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的思路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果预测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 IAA溶液浓度(mol·L -1 ) |
0(蒸馏水) |
10 -12 |
10 -10 |
10 -8 |
10 -6 |
10 -4 |
| 幼叶鞘增长长度(mm) |
2.6 |
3.2 |
3.9 |
5.1 |
3.1 |
1.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IAA溶液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对该植物的幼叶鞘来说,最适的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3)假设各幼叶鞘的初始长度相等,请在右边坐标系中绘出随IAA溶液浓度的变化幼叶鞘增长变化的曲线。
(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 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下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