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病(E)对易染病(e)显性,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易染病小麦快速培育纯合矮秆抗病小麦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④过程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④过程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的是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a,b阶段均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分别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图2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密 闭装置),绘出图甲、乙和丙,图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并不相等的点是

A.A B.B C.C D.D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2/(mg·h-1)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
CO2/(mg·h-1)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h,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l2h,30℃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